聚酯方孔網廠家:聚酯生產流程和能耗
2003年初,伊文達-費希爾(Inventa-Fisher)(I-F)公司公布了其聚酯生產流程和能耗。該工藝從PTA或DMT與乙二醇(EG)反應生產樹脂級或紡級聚酯。采用4釜(4R)工藝,由PTA和EG或熔融DMT和EG組成的漿液,進入酯化/酯交換反應器,反應在較高壓力和溫度(200~270℃)下進行,生成的低聚物進入第二串級攪拌式反應器,在較低壓力和較高溫度下進行反應,反應轉化率大于97%。然后在低于常壓和較高溫度下,藉第3臺串級反應器預聚合,縮聚程度大于20,經第4臺DISCAGE精制器后,使后面縮聚物的特性粘度(i.V.)提高到0.9。能耗為:電力55.0 kwh/t,燃料油61.0kg/t,氮氣0.8m3/t,空氣9.0m3/t。采用該工藝已建有50多套裝置,其中13條生產線能力為100~700噸/天?,F已有單系列700噸/天生產線投運。
用于聚酯生產縮聚反應的催化劑種類繁多,主要有銻系、鍺系、鈦系、錫系等。由于銻系催化劑在縮聚過程中能大大促進縮聚反應,而對熱降解反應的促進程度較小,因此目前聚酯工業普遍采用銻系催化劑,主要品種有三氧化二銻、醋酸銻以及近年來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的乙二醇銻。此外,用于酯交換反應的錳、鋅、鈣、鈷、鉛等金屬的醋酸鹽對縮聚反應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聚酯方孔網廠家一澤網業選擇乙二醇銻以及至少一種錳、鋅、鈣、鈷、鉛等金屬醋酸鹽共同組成催化劑體系,在2L間歇聚合釜和2m3半連續聚酯裝置上考察了催化劑的催化作用。與常規催化劑相比,使用催化劑可顯著提高縮聚反應速度,縮短縮聚反應時間20%以上,制備的聚酯切片質量指標達到常規催化劑制備切片的水平,切片的熱穩定性、可紡性和染色性能良好,縮聚反應宏觀動力學研究也表明使用催化劑的縮聚反應速率常數明顯高于常規催化劑。